人類有兩套牙齒,第一套是乳牙,最晚在 3 歲之前就會長成,共有 20 顆。第二套是恆牙,除了智齒之外,大約在 12歲之前會完成換牙。正常人類的恆牙有 32 顆,其中包含了4顆智齒。當恆牙因外傷或蛀牙被拔除之後,就不會再長出新的牙齒,因此為了恢復咀嚼及發音的功能,就必須做牙齒的重建。


   牙齒的重建包括假牙的製作、支臺齒的設計、以及滿足美觀的要求等。由於牙齒重建的最大限制在於支臺齒數目的不足,為了解決這一困境,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在缺牙的齒槽骨上植入人工牙根,做為假牙的支撐,因此人工植牙是現階段牙科治療必須具備的技術。


  人工植牙一般常分成兩個階段的治療,第一階段是植入牙根,第二階段是等癒合之後在上方製作假牙。由於上下顎骨骨密度的差異,第一階段植入人工牙根後等待癒合的時間,一般建議上顎骨約 4 ~ 6 個月,下顎骨約 2 ~ 4 個月。第二階段假牙的設計,則根據植入牙根數的多寡以及治療計畫的不同,有固定式及活動式兩種。舉例來說,如果下顎全口無牙,可以植入 4 根人工植牙來做覆蓋式的活動義齒,或植入 8 ~ 10 根人工植牙來做固定義齒。至於植入的人工牙根數目,則須考量病人的預算及齒槽骨的條件。


  如果只缺損 1 顆牙齒,牙醫一般採用的方式是以兩邊自然牙齒為支臺齒做傳統的牙橋,如果兩邊牙齒都是健康而且沒有蛀牙及牙周的問題,這時就可以選擇單顆人工植牙。採用後者的原因是,植入人工牙根可以增加支臺齒的數目,提升咬合的力量及假牙的舒適感。雖然人工植牙優點眾多,但需要經由手術方式實施且費用較高、時間較長,這也是一般民眾怯步的原因。


立即植牙及早期負荷
   如果要早期負荷,某些因素是需要特別考量的。在患者的條件上,要有良好的骨質及骨量,且沒有全身性疾病,在手術的考量上,則要有良好的初期穩定度,並且對組織的傷害盡可能減到最小。在全口無牙患者的義齒設計方面,最好採跨牙弓固定裝置,且要有足夠的牙根數 (下顎至少要4顆植體,上顎至少要6顆植體)。如果對咬牙是全口義齒,有助於減少作用於人工植牙的力量,增加立即負荷的成功率。


良好習慣與定期檢查
   由於科學的發展及基因工程技術的突破,目前已有類似牙齒結構的基因工程產物,但是距離臨床使用可能還有一段距離,現階段以鈦金屬為結構體的人工植牙,仍然是改善缺牙的最佳選擇。人工植牙在臨床上已經有數十年的使用歷史,無論牙根型態的設計及表面處理的技術都日益完善,種植的成功率也大幅提高。除了少數在美觀上具有較大的挑戰性之外,人工植牙在功能上都能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。但是有一個觀念必須建立的就是,人工植牙雖有很高的成功率,但還是有失敗的時候,良好的清潔習慣與定期口腔檢查是維持人工植牙健康的不二法門。
 

ruth3417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